“技能”是我校“严谨、技能、实践、自立”八字办学理念的核心支柱,更是我校立足之本、发展之基。“以技能强校”并非单纯追求技能训练强度,而是以严谨为魂、以标准为纲、以实践为要,通过构建“精准设标、科学施训、严格考评、深度赋能”的全链条技能培养体系,让技能成为学生立身之本、学校品牌之核、服务社会之责,最终实现办学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的双重跃升。
一、以技能强校的核心要义
核心是“以技强校、以能育人”:立足技工教育类型特征,紧扣行业企业岗位需求,将技能培养贯穿人才培育全过程,既注重“一技之长”的精准锻造,更强调“多能发展”的潜力挖掘;既追求技能操作的熟练度,更重视工匠精神、创新思维的养成,最终实现“学生技能过硬、就业质量优质、学校口碑响亮、社会贡献突出”的发展目标。
二、以技能强校的实践路径
(一)精准锚定技能方向:对接需求,靶向发力
• 深化校企协同:与行业龙头企业、骨干企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,定期开展岗位需求调研,精准掌握核心技能、新技术应用等要求,确保技能培养不脱离市场;
• 细化专业定位:围绕区域主导产业、新兴产业设置专业,每个专业明确3-5项核心技能模块,制定“岗位技能清单”,让技能培养有明确靶向,杜绝“泛而不精”。
(二)构建科学训练体系:严谨施训,提质增效
• 规范训练流程:推行“理论铺垫—示范拆解—分组实操—纠错精进—复盘总结”五步训练法,每一步明确操作标准、时间节点、考核要求,杜绝“放任式、碎片化”训练;
• 强化硬件支撑:按“企业化标准”建设实训场地,配齐配足先进实训设备、耗材及安全防护设施,建立设备定期检修、耗材规范领用制度,保障训练连续性与安全性;
• 推行分层培养:针对不同基础学生建立“基础班、提升班、精英班”,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,通过“一人一档”跟踪成长轨迹,确保“基础生不掉队、优等生拔高峰”。
(三)完善多元考评机制:以考促练,以评促优
• 构建“三维考核”体系:将“过程性考核(占比40%)+终结性考核(占比30%)+行业认证(占比30%)”相结合,过程性考核关注训练态度、操作规范,终结性考核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评判;
• 严格考核纪律:细化评分标准,实行“双人阅卷、交叉复核”,杜绝“人情分、放水式”考核,对技能不达标学生启动“补训—补考—再补训”闭环机制,直至达标;
• 衔接职业认证:推动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证书、技能等级证书无缝对接,按认证标准优化教学内容,提升学生技能的社会认可度与就业竞争力。
(四)搭建技能提升平台:以赛促学,以创促能
• 常态化开展技能竞赛:构建“班级初赛—校级复赛—市级/省级决赛”三级竞赛体系,以竞赛倒逼学生强化技能、突破瓶颈,选拔培养技能尖子生;
• 打造创新实践载体:设立技能创新工作室、校企联合研发中心,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、技术攻关、创新创业大赛,在实战中锤炼精湛技能与创新思维;
• 强化师资赋能:定期组织教师参与行业技能培训、企业顶岗实践,引进企业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,打造“既能教理论、又能授技能”的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,为技能强校提供人才支撑。
三、以技能强校的价值彰显
• 对学生:练就“一技傍身”的硬本领,增强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后劲,夯实“自立”根基;
• 对学校:形成“技能突出”的办学特色,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,实现内涵式发展;
• 对社会:精准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,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,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教育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