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高科学院工作总结报告

在2014年与2015年的交汇点上,由我进行全院工作总结报告。 风雨2014年,大家同舟共济,携力同行。回顾学院工作如下:

Admin
10年前
栏目 《校内动态》

报告人:西安高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徐宇

在2014年与2015年的交汇点上,由我进行全院工作总结报告。 风雨2014年,大家同舟共济,携力同行。回顾学院工作如下:

一、 日常管理

今年我们从日常管理上进行了一定幅度的改革,让校园回归自然,回归本性,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

1、改变了长期形成的历史惯性,上下学不强调一律穿校服,减缓了121的节奏!回归了校园的自然和安静,逐步形成色彩缤纷的校园美,给了青春美丽以自由绽放的机会。

2、早操时间,根据日出的时间科学合理调整出操时间,温度在零度以下,我们实行人性化出操,或按季节性不出早操。

3、观念转变,带来思维转换!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从简单化到人性化,从单纯管理到强调服务!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,从拖着走到牵着手一起走,由师生反映看,取得效果是明显的。

二、教学工作

逐步从自考的模式向职业教育模式转换。

1、对代课老师,进行考核!对于学生满意度较低的老师进行解骋!重新骋任10几位老师!我们更加注重代课老师的实际授课能力,而非所谓的纸质能力。

2、课时变化:由以前的每天5课时,改成每天8个课时,尽管我们学院的教学成本增加了,但是能够确保我们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我院的教学计划。

3、教材能够根据专业订购,并及时发放到位!突破了以往开学了课本还无法到位的顽疾。

4、加强并实抓了学生上课难,难上课的怪圈,把以前的所谓的两三个人、一对一的研究生变成了正常的普通班。 5、形成了期中、期末的考试摸式。起到以考试带动学习的目的。

三、招生工作

面对十分不利的社会客观环境,全院职工、师生在逆境中求生存、困难中求发展。尽管我们尽力了,但2014招生人数与上年相比还是略有下滑。 主要原因有:

1、 国办院校依附体制资源,依旧在尽力挤占民办院校的生源空间。致使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,加大职业院校的招生难度。

2、 我们的招生录取人员,在政策把握上缺少灵活性。

3、 没有大局观,缺乏战略格局和掌控意识。

4、 对职业院校的内在实质和远大发展前景,缺乏了解。

5、 缺少对国家有关职业院校发展的方向性、政策性的自觉研究和关注。等等原因。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今年拟采取相应措施和对策,力争今年有所突破。

四、活动开展

学生会、团委本学期组织了各种活动,丰富了校园生活。增加了师生凝聚力。

五、就业

对于我院12级毕业生的就业介绍与推荐,不在是一句广告词。 把就业工作落地生根。

1、 向昆山华拓数码,推荐16名学生,其中第一批,已经开始转正上班。领到了自己的薪水。

2、 向西安某企业推荐3名学生,正在培训期,据我们了解状态良好。 总之我们兑现了,“招得来、留得住、学得好、推得出”的诺言。

2015年的工作安排

一、 进行必要的淘汰洗礼,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事业团队。

1、 高科学院成立近10年,一些人概念还停留在为谁干的问题上。就像改革开放初期,不是考虑如何干好,而是停留在讨论姓社姓资问题的阶段上。 在学院发展的特殊时期,我们更需要大家同舟共济,放下小利益,患难共度。把学院作为大家共同发展的平台,共同奋斗的事业,尽责尽心,度过难关。

2、 有关大家的养老、医疗保险问题,今年我们已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了详细咨询与了解。由于操作技术性原因,要推迟到下一学期,才能够完成,以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。

3、 不断组织推荐教工参加各种专业与技能培训,提高教工业务和综合素质。

4、 加强教职工的品德教育,做人、做事,以德为先。

二、 招生

今年已经提前培训和安排28名招生骨干对招生市场进行了为期一个礼拜的调研。原则上所有教工除过有特殊工作安排以外,全部投入到招生工作中去,奋力再博,时不我待。

三、 教学方面

1、加大力度推行向职业教育模式转化。教务相关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,跟上教学转变的节奏与步伐。

2、聘请双师型老师、实训操作能力较强的老师,加大实操课的比例。培养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,做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。

三、寻找合适的企业,达到真正的校企合作。走订单式培养的模式。

四、组织大家不断学习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新政策,换脑筋、换思想、换思维。 五、抓好学院的日常管理工作,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、学习和生活环境。 总之,危机与机遇并存,经过政府部门的合理治理,职业院校的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,相信大家、相信学院,相信未来。

结束语

时光太瘦、指缝太宽,不经意间,到了年度的终点。

站在时光交汇之巅,鞠躬挥手2014,无论是喜悦还是沮丧,都打包珍藏,抬头凝望2015,期待的眼神如潮般,推开希望之门,让我们以奔涌的激情,拥抱新年的到来。让心归零,豪迈地迎接美好!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