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院举行“青春梦想杯”第一届“风筝节”

春风送暖 操场上映“风筝赛”…… “草长莺飞三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;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”春风拂面的阳春三月,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。3月27日的下午,学校的操场上人声鼎沸,一片欢笑。操场的上空更是出现了许多风筝,五颜六色的风筝从同学们手中“飞”上了天空,在各式风筝的点缀下,天空变得更加美丽,我院首届“青春梦想杯风筝节“就此拉开序幕…… 比赛现场,除了24位正式的参赛同学外,我院院长徐宇,办公室主任樊磊,学生科科长张少鹏、各班级负责人及全体学生也都积极的投入到此次比赛当中,同广大学子一起,感受

Admin
11年前
栏目 《校内动态》

春风送暖 操场上映“风筝赛”……

“草长莺飞三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;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”春风拂面的阳春三月,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。3月27日的下午,学校的操场上人声鼎沸,一片欢笑。操场的上空更是出现了许多风筝,五颜六色的风筝从同学们手中“飞”上了天空,在各式风筝的点缀下,天空变得更加美丽,我院首届“青春梦想杯风筝节“就此拉开序幕……

比赛现场,除了24位正式的参赛同学外,我院院长徐宇,办公室主任樊磊,学生科科长张少鹏、各班级负责人及全体学生也都积极的投入到此次比赛当中,同广大学子一起,感受“风筝”这一传统文化带来的欢声笑语。风筝又名“纸鸢”,是一种比空气重的,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。由于风筝像鸢鸟那样,似乎伸展翅膀可以在天空盘旋,故以此为名。据史料记载,早在春秋战国年间“纸鸢”一词正式的出现在册,由此可见,放风筝这一习俗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。在比赛过程中,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虹风筝率先飞入高空{第一名 12级中专张洋 风筝彩虹},紧跟其后的是一只长相毫不起眼但胜在形象的蝙蝠风筝{第二名12级综合班杨家乐 风筝蝙蝠 },还有一只就是形似飞机的飞机风筝{第三名 12级中专杨志文 风筝飞机},在比赛中一路遥遥领先,一举将本届比赛的前三甲收入囊中。

本着增强文化生活氛围,丰富校园生活,增强师生凝聚力,加强师生友谊的“风筝比赛”在27日下午六点正式在一片欢笑中落下帷幕。此次活动的负责人表示:举行这样的活动不单单只是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户外活动的机会,更是为了能让现在的年轻学子们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,把我国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传承下去。说起风筝不得不提及它深厚的文化底蕴。中国是风筝的故乡,早在2000多年前,风筝在中国就已出现。据史书记载,春秋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鲁班因看到鹞鹰在天空盘旋飞翔受到启迪,曾“削竹为鹞,成而飞之,三日不下”。唐代著名诗人高骈在《风筝》一诗中描述说,“夜静声响碧空,官商信任往来风。依稀似曲才堪听,又被风吹别调中。”宋代,放风筝已成为城乡居民普遍的娱乐活动,不仅市井小儿、布衣平民喜爱,甚至帝王将相、王公贵胄也乐此不疲。及至明、清两代,放风筝则达到了鼎盛时期,明代著名才子徐渭常以风筝作为绘画、写诗的题材,留下37首咏风筝的题画诗,形象地反映了明代民间放风筝的盛况。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。在漫长的岁月里,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优美的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,还创造了许多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、寓意吉祥的图案。它通过图案形象,给人以喜庆、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;它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,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.在现代社会里,风筝也牵连着每个人难以忘怀的童年回忆,寄托着我们最纯真的梦想。

4-140401110519.jpg

4-140401110532.jpg

4-140401110521.jpg

4-140401110530.jpg

4-140401110535.jpg

4-140401110527.jpg

4-140401110525.jpg

4-140401110523.jpg

相关文章